| 镜头选择:Nikon AF篇 作者:小西   发表时间:2004.5.7    按照原定的粗略计划,应该是按照如下顺序开掰: Canon Minolta Nikon Pentax Sigma Tamron Tokina 无奈有些人着急,只好加快速度。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工出细活,没办法,现在是网络时代数码时代快餐年代合成时代基因时代。。。。。。 那个谁谁说的:幸福的家庭是类似的,各家的痛苦只有各家自个知道。 所以,这样按照厂家的开始写法都是相似的,但是里面的具体内容要等到剥开才知道。 自从Nikon出了取消光圈调节环的G系列的镜头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这类镜头只能用在AF SLR上,虽然卡口的机械尺寸还是一样,但是G系列镜头用在MF SLR上,就无法调节光圈了。 所以,现在只能说AF系列,MF系列就不扯了,扯也难扯。 还是先对入门者来给个配置,没有入门,想晋级都难! NIKON AF 28-80、28-100G、70-300G、28-200G这样的镜头,属于家庭机,适合配上F75这样的套机,拍拍纪念照算了。 对于入门发烧友,可供选择的镜头有: 18-35 D 24-85/2.8-4 D 24-120 D 28-105 D 24-85 G 24-120 G VR 70-300 D 经济紧张的,可以考虑24-85G,虽然比D版的轻些而且没有光圈环,但是光学表现要好少许;当然,如果一定要光圈环的,只能挑选D版,不能选择G版了。 如果想体验VR的,24-120 G VR是一支非常有吸引力的镜头,看看CANON 28-135IS,广角上包含24mm就已经是这个24-120 G VR的最大优势了。所以,这个是强烈推荐的。 其他镜头可以不用考虑了,长焦的呢?也只有70-300D选择了,当然,这个同TAMRON LD一样的。 但是做工上,NIKON版本的确比TAMRON版本好少许。 所以,比较好的组合是: 24-120 G V 70-300D 当然,如果想更广的,加个18-35并不算过分,想想?同级别的18-35头,Nikon的老对手CANON还没有呢!想要?只能上17-40/4L USM了,所以,幸福啊! 在中高这个层面,Nikon用家的选择比较麻烦,一不留神哧溜就给窜成高的层面了。 包含广角的变焦镜头有: 17-35/2.8D 28-70/2.8D 35-70/2.8D 包含长焦的变焦镜头有: 80-200/2.8D AF-S80-200/2.8D AF-S VR 70-200/2.8G AF-S VR 80-400D 由于VR 70-200G这个竹节虫的出现,使得AF-S80-200D这个镜头已经没有生存空间,只好停产(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但是Nikon List上已经没有了)。 如果选择两支镜头作为轻便型配置,这个配置是合适的: VR 24-120G VE 80-400D 全部是VR配置,与CANON用家相比,由于有了24mm,还是幸福的。 如果选择三支的话,想省钱而且焦段严密,恐怕只能如此: 17-35D 35-70D 80-200D 这个80-200D可是久经考验,估计是销量最大的80(70)-200/2.8的镜头了(包括1/2/3版)。 如果不考虑省钱,哧溜变成高层用户,这个就容易多了: 17-35D 28-70D VR 70-200G 当然,还有一个很NB的镜头可以考虑,就是:VR 200-400/4G。 这样就来神了,但是钱包就不好说了。 说说值得拥有的定焦。 14/2.8D:有钱就上,没钱上TAMRON版本的,便宜不到2K,不过既然掏那么多了,有个Nikkor的字样舒服些。而且没选择。 20/2.8D:这个镜头经常被拿来与18/2.8D比较,都好,但是18的滤镜麻烦,偏大。而且这个20比较规矩些。 24/2.8D:无奈之选择,其实将MF 24/2改成AF版本,也许更好。 28/1.4D:这个镜头N了,据说铁杆的N用家都是人手一个的,缺点是贵了少许。28/2.8就别考虑了,宁可用ZOOM的来代替。 50/1.4D:没办法,如果同50/1.8D比较,还是它好,而且价钱不算高,值那价钱,差价没有CANON EF 50/1.4与f/1.8II的差别那么大。 85/1.4D:褒多贬少,如果与f/1.8并列放在一块,f/1.8的越看越不顺眼。当然,f/1.4版本的贵了少许。 135/2 DC:同类型的镜头还有105/2DC,为什么不选105的呢?因为后面要说到的105 Micro通常也是首选镜头之一,为了错位,只好凑合考虑这个135/2DC了。 180/2.8 D:另外有个200/4 Micro,这个就要斟酌了,如果有心上200/4 Micro,就别考虑这个,但是如果上了105 Micro,就没有必要考虑200/4 Micro,错综复杂啊! 300/3 AF-S:没有办法上300/2.8,这个就是首选啊! 至于35mm,只有一个35/2,不算好,不推荐,用ZOOM代替得了。 接着说说微距镜头了。 现在依然存活的微距镜头有: 60/2.8 105/2.8 200/4 PC85 前三支都是1:1的,PC85就只有1:2,但是有着透视控制的功效,就需要另眼看待了。遗憾的是,这头没用过。 对于一般用途,就是在60、105、200之间选择了。如果没有特定用途,选择105是合适的,可以兼顾人像镜头,前端布光距离也足够。这个105镜头的MF手感也相当棒,即使用在MF机器,也如同MF镜头一般。 有人常说:微距头拍摄人头特别锐利,不好。这就奇怪了,锐利不好吗?大不了在扩印片子的时候加柔,上网就磨皮,很容易就将锐利弄没了;但是反过来呢? 60和200,没有特殊的要求(比如Macrobug这样的昆虫学家,专门在户外拍摄各类昆虫的),还是免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