祎璠 发表于 2010-7-31 00:40:38

【原创】制墨

中国徽墨
墨,是中国传统的书写、绘画材料,也是独特的工艺品。墨与纸、笔、砚一同,相随文房,伺奉案头被世人称文房四宝。古代文人与墨客朝夕相处,对墨自然产生特殊的感情,藏墨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
墨据《述古书法篡》记载:西周“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早在汉代就有人用松煤制墨。今陕西千阳县就是当时著名的产墨区。汉代制墨枝术已有相当大的进展,宫廷特设专门掌管纸、墨、笔、砚的官员。到了初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制墨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唐末著名墨工奚超、奚廷洼父子因避战乱从易州迁居安徽歙县,重操制墨生涯,改进了捣松、和胶枝术,终于制出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深受南唐李后主的赏识,并赐给国姓,改姓李,从此“李墨”名闻天下。到了宋代有了松烟和油烟制墨的两种方法,制墨的地区从歙县扩展到整个徽州地区,“徽墨”之名由此而来。到了明代,出现了邹格之、方瑞生、程君房、罗小华“四大名家”,清代的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制墨“四大家”。当时并有“天下之墨推歙县,歙县之墨推曹氏”之说。
墨的品种很多、总的来说可分为两大类:即油烟和松烟墨,此外还有油烟和松烟混合制造的油松墨、茶墨、和彩墨。油烟墨质地坚实、细腻、耐磨、色泽乌墨发亮,但用胶量较重。松烟墨的特点是墨色黑,但缺少光泽,胶轻质松,入水易化。好墨具有“质细、胶轻、色黑、声清”的特点。南唐后主李煜将李廷珏墨,龙尾石砚、澄心堂纸誉为“天下之冠”。
胡开文创基于乾隆三十年,即公元一七六五年,迄今已有二百三十七年历史。其著名大家,明代有程君房、方于鲁,清代前期有歙县曹素功、汪节庵,休宁汪启茂,绩溪汪近圣。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开文得到迅猛发展,除休宁胡开文墨庄、屯溪首起胡开文老店外,先后在歙县、芜湖、汉口、长沙、九江、安庆、南京、镇江、扬州、杭州、上海等地,或设分店,或开新店,其经营范围几覆盖大江南北,至此徽州制墨业呈胡开文一支独秀之势。
胡开文制墨,集各家之长,既坚持按易水法制,又有所创新,即重经济效益,更重质量。一九一零年胡开文墨获南洋劝业会金牌奖章,一九一五年所制之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三十至四十年代,由于诸多原因,胡开文经营日渐萧条。至五十年代,屯溪胡开文老店与其他墨店合营,成立徽州屯溪胡开文墨厂,改私营为公营,在人民政府支持下,奖金原料得到增强,工艺得到提高,生产有较大发展。一九七九、一九八三年连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章,一九八九年又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章。
新世纪伊始,为适应市场经济,屯溪政府果断决定将屯溪胡开文墨厂改为民营。二零零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汪培坤承接经营。人们相信。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富有徽文化底蕴之胡开文,在新世纪里,定将再现辉煌。

祎璠 发表于 2010-7-31 00:44:55

本帖最后由 祎璠 于 2010-7-31 00:52 编辑









祎璠 发表于 2010-7-31 00:53:37









祎璠 发表于 2010-7-31 00:55:29

谢谢浏览!请各位老师和影友多多拍砖!

忆风 发表于 2010-7-31 01:00:20

本帖最后由 忆风 于 2010-7-31 01:02 编辑

这样的作品哪里还有砖头拍啊   
手法含蓄 表达却非常细腻的一组佳作
祎璠水平长之又长
沙发首席欣赏MM大片
严重支持加学习

金山平湖 发表于 2010-7-31 05:47:45

真的很不错,认真学习啊。

梅花似雪 发表于 2010-7-31 06:48:06

学习了,{:1_525:}

东奔西跑 发表于 2010-7-31 08:05:33

很不错!文案很漂亮~片片更漂亮,远近虚实到位

学习啊
{:1_525:}

边走边拍 发表于 2010-7-31 08:09:46

什么时候又悄悄出去拍大片了啊?
非常精彩!
学习了!

芮子 发表于 2010-7-31 08:41:19

哇 又出大片啦支持支持!

吴下阿蒙 发表于 2010-7-31 09:05:16

楼主的勤奋与热情,终于换来了质的飞跃!

丝丝雨 发表于 2010-7-31 09:54:23

史料大片啊!坐下好好学习!

祎璠 发表于 2010-7-31 14:06:38

楼上各位过奖了,感觉压力大啊。。。。。。

青菜 发表于 2010-7-31 15:12:39

终于看到祎璠 老师制墨大片了,耳目一新,太精彩了!俺同样在拍可拍出来的不一样,失之毫厘缪以至千里!

小城故事 发表于 2010-7-31 15:24:52

(17){:1_597:}欣赏佳作!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原创】制墨

 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