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手艺 打草鞋
<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br/>最后那张画面很真实,也有情节,但是与上面的那些不合适放在一起组合,可以做另外的组合。 <p> 好棒的组片!浓浓乡情犹如一斛纯绵的老酒,将人们拽向那生生不息的黄土地,品味着人老几辈的农夫们的劳作辛勤,体察他们对几千年来老天的赐予的悠游自得与感恩,感悟他们内心世界散发出的善良和淳朴。1p对全情的交代不错,更喜欢2、4、7、9P的构图、手法和光影。顺便说一题外话:不知故事发生在哪里?但据偶知,这种鞋在我省的淮河流域农村盛行,不叫草鞋,而叫“麻窝”,人们将他当作御寒的棉鞋、雨天的胶鞋,用麻编织而成,鞋底下还固定“工”字型木板,是离开地面,防水的。</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gjz99221</i>在2009-1-8 13:15:11的发言:</b><br/><p> 好棒的组片!浓浓乡情犹如一斛纯绵的老酒,将人们拽向那生生不息的黄土地,品味着人老几辈的农夫们的劳作辛勤,体察他们对几千年来老天的赐予的悠游自得与感恩,感悟他们内心世界散发出的善良和淳朴。1p对全情的交代不错,更喜欢2、4、7、9P的构图、手法和光影。顺便说一题外话:不知故事发生在哪里?但据偶知,这种鞋在我省的淮河流域农村盛行,不叫草鞋,而叫“麻窝”,人们将他当作御寒的棉鞋、雨天的胶鞋,用麻编织而成,鞋底下还固定“工”字型木板,是离开地面,防水的。</p></div><p>非常感谢葛老师精彩细致并到位的点评 比我对图片的理解和感悟深刻多了 葛老师说的不错是叫“麻窝” 故事发生在淮北百善县的海孜村 距临焕只有10公里左右 现在就是当地人很少见到做“麻窝”了 也是一个淮北的好朋友多次寻访才找到的 由于时间等关系没拍摄到位 很遗憾</p><br/>
倒数第二片镜子显现的人物和墙上相框年画在一起有创意,学习! <p>忆风,你好牛呀,能去这么多地方,拍出这么多好的作品。羡慕了!学习忆风,牛年多出牛片!</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