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ont size="5">亦幻亦真、时空错乱”,还有再发掘的空间。</font></p><p> </p> 从静态的橱窗看大千世界。
[原创]忙里偷闲看鸠兹之《橱窗》
<p><br/><br/><br/><br/><br/><br/></p><br/><p><font size="5">不错不错!慢慢找到感觉啦~~~~角度很重要、时间段很重要~~~~~要亦幻亦真、时空错乱……</font></p><br/>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菱长莱</i>在2008-7-9 17:48:08的发言:</b><br/><p><font size="5">不错不错!慢慢找到感觉啦~~~~角度很重要、时间段很重要~~~~~要亦幻亦真、时空错乱……</font></p><br/><br/></div><p></p><p><font face="黑体" color="#1111ee" size="4">转作家的理解~~~~~~~~~~</font></p><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91306"><br/><font face="黑体" color="#1111ee" size="4"> 从前是墙的时代,现在是橱窗的时代。墙的时代,我写过歪歪扭扭的黑色的大字;橱窗的时代,我毫无作为。<br/> 我们只不过是橱窗前面的人,或者是橱窗后面的人。有人干脆把自己巨大的虚幻的影子倒影在橱窗上。<br/> 我们似乎忘记说,橱窗里模特的样子,一直是外国人的样子。他们无孔不入,哪怕是一座小城的橱窗。<br/> 中国人总是对红色感到亲切。红色是热情,也是拒绝。你敢摸一块刚从炉膛中掏出的铁吗?<br/>这一幅红色的橱窗,是纯正的,不仅是“中国”那两个字写得非常好。<br/> 走进橱窗。这是商家的梦想。<br/> 对于一个写作着,如果对橱窗毫无兴趣,他说他刻画了当代人的灵魂,<br/>有人埋怨,现在人们宁愿阅读橱窗,而不愿意看书。我说,这种埋怨毫无道理可言。<br/> 橱窗,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书。</font><br/> </div>
<p><font size="5">动与静 虚与实 内与外 真与假 亦真亦幻 学习了</font></p> 最喜欢三。<br/><p>N年前有个著名无声片叫《橱窗内外》。与楼主的片子很契合。<br/> <br/> 橱窗内外,眼神的交汇。导演把光景诠释的很美,忽然的消失和出现,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和错过,都无可强求。也许心灵的契合,只要有那么一瞬就够了,而快乐与幸福的瞬间也是一样,很短,很经典,无需刻意和强求。<br/> 仍然还隔着一层玻璃,也忽然那么一段时间,人与人近了,但你不要越过那玻璃,也许那就是美好,太近了,太奢求,也就忽然远了。<br/></p>
<p>想起了石广智。</p><p>那位作家的理解既可以看作对三版的评价,也可以是创作理念与动机。</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