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章渡之行(2005.11.19)
<P><FONT color=#0909f7 size=4><B>青弋江畔的古镇——章渡,安安静静地坐落在安徽泾县县城西南20公里的地方,交通不便,需要摆渡才能进入,也许正因为此,小镇的美丽才得以完好保存。 </B></FONT></P><P><FONT color=#0909f7 size=4><B> 乘舟渡江,在一阵轻风薄雾中穿行,远眺这个有着“西来千年一镇”称誉的古镇,渐渐显出了轮廓。章渡从前被称为“千条腿”,是缘于那些建于明清时代的吊脚楼,吊脚楼屋屋相连,在青弋江北岸形成一条长龙,蔚为壮观,每间吊脚楼都有数十根碗口粗木桩支撑,远远看去,就如“千条腿”矗立。而且,章渡的吊脚楼还是安徽乃至华东地区唯一的吊脚楼。 </B></FONT>
<P><FONT color=#0909f7 size=4><B> 古镇依青弋江而建,镇上唯一的街道就是章渡老街,街宽4米,青石铺面,中有条石为轴,是旧时为方便独轮车行走而存在的。在章渡老街上悠闲游走,觉得安静得有些苍凉,路两旁古老房子上的精细木雕,依然能唤起对当年鼎盛年代的怀想。 </B></FONT>
<P><FONT color=#0909f7 size=4><B> 古镇的建筑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因素,包括徽派建筑、北方殿宇和苏浙园林的特色,最终沉淀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房屋构建奇巧,雕梁画栋,其技术水平丝毫不逊于一些古镇名宅,历经百年仍能看出当年茶馆、酒肆、作坊等街铺店面的风貌。 </B></FONT>
<P><FONT color=#0909f7 size=4><B> 章渡如同许多古老的小镇一般,壮年男女都出外务工去了,依然留守着的是老人和小孩。走在章渡古镇上,无论是坐在门口打毛线的阿婆,还是蒸包子的大爷,村口的老裁缝,在江边石阶上玩耍的孩童,你都能看到他们清澈的眼神和纯朴的笑脸。黄昏时分,妇女们一个个紧挨着在江边洗衣、淘菜,不时传来阵阵笑声。而在章渡人家里,你能看到墙上糊满了黄得发黑的旧报纸,一层摞一层,灯光昏黄,地板踩上去吱吱呀呀,古朴中不失生活气息。 </B></FONT></P>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P><FONT size=4>都让你们抢先了啊~~~~~~~~~~雨中的章渡别有一番味道呢~~~~~~~~~~~</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1 11:10:58编辑过]
<P>个有个的味道,特感觉二楼的第四,五视角独特.</P> <P>狠棒的视角!!别有风味~</P><P>幸亏和长莱去了~否则肠子要悔青了!嘿嘿!</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东奔西跑</I>在2005-11-22 11:26:50的发言:</B>
<P>狠棒的视角!!别有风味~</P>
<P>幸亏和长莱去了~否则肠子要悔青了!嘿嘿!</P></DIV>
<P><FONT face=幼圆 color=#0909f7 size=5>跑跑精神可佳,下次有机会一定同您一起去拍片,向您多多学习.</FONT></P> <P> 刚回来看到了这组照片,很美。可见楼主在这组照片上很注意细节的抓拍。第二张片子我怎么感觉就象我所住的沱江边的吊角楼啊?</P><P> 我个人比较喜欢木雕的龙雕饰物,这张再加深对周边蜘蛛网的细节突出表现可能效果会更好点,也就是蜘蛛网为实景,木雕饰物为虚景,在配个活物蜘蛛和雨后的露珠,嘿嘿一幅老宅沧桑的年轮就可以韵味十足的展现出来了哈。</P><P> 另一张就是那断墙上的鲜花,很具有表现生命意向的一个主题,缺陷是视角在向左边略偏点,这样一可以裁除多余的白色天空,二可以更鲜活的通过墙壁上的苔藓去更加穿透这幅作品所表达的关于生命意向的主题内涵。</P><P> 还有一张,就是那张老宅里的筛子,那张应该要很好的运用光线去表现主题,这样就显得更加有表现力和穿透力。</P><P> 以上拙言,望多多海涵。</P>
页:
[1]